国庆、中秋将至祝大家节日快乐!
<STRONG><FONT color=#b34d4d size=4>又到一年明月最亮时</FONT></STRONG> <BR><P><FONT color=#b34d4d size=4><STRONG> 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5日,星期2,你会怎么过呢?</STRONG></FONT></P>
<P><FONT color=#b34d4d size=4><STRONG> ……中秋节,是一个让人牵挂的节日!你是否思念着家中慈祥的父母,你是否惦记着心中的那个她(他),你是否想起了儿时的伙伴,你是否记起了曾经的师长……</STRONG></FONT></P>
<P><FONT color=#b34d4d size=4><STRONG> 那么,你准备如何表达你的思念之情呢?一份深情款款的祝福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点击</STRONG></FONT><a href="http://mail.163.com/news/card815.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 size=3>http://mail.163.com/news/card815.htm</FONT></A><FONT color=#b34d4d size=4><STRONG>,有大量精美的中秋贺卡,并且免费为网友开放,赶快登录为你的朋友挑选一封最合适的祝福吧! </STRONG></FONT></P><a href="http://www.jinze.net/user2/16167/html/2006/141738.s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jm52.com/image/lipin/zhongqiu/200591410718cc.gif"></A>
<div style="color:#A48E7B;text-align:right">「该帖子被 709468673 在 2007-9-4 23:12:17 编辑过」</div> 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 好想家啊! <P>好像吃月饼啊</P> 好想吃冰皮月饼哦,,,有咖啡味,蓝莓味,,,流晒口水咯 你们就知道吃!!顺便也得喝点吗! <FONT face=新宋体 color=#f70909 size=4>教师节也快到了,祝论坛里的老师们节日愉快!<a href="http://www.hua591.com/product.asp?id=2415"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hua591.com/images/upfile/2007051123460696135.jpg"></A></FONT> <P>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啊!</P> 中秋节的来历 <BR>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BR><BR>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BR><BR>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BR><BR>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BR><BR>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BR><BR>有人则认为,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BR><BR>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BR><BR>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BR><BR>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BR>这中秋的来历真是五花八门的,不知道到底哪个说法才是正确的 <P>西西```</P>
<P>快到了中秋也快到偶生日咯```</P>
<P>不过看现在的情形今年还是在举目无情的这里默默的度过了`````</P>
<P>忽忽``````</P>
<P> ---------丫头要你好好的</P> <P>好。顶上去</P> <STRONG>中秋月饼故事永流传</STRONG><BR>一年一度的<a href="http://www.cnxiaoxin.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red><B>中秋节</B></FONT></A>又来了,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庆祝中秋意义何在?这里,就让我们重温一些有关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BR>
拜月神话 </P>
根据古书《礼记》说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唐朝开元遗事写道,“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而宋朝《东京梦华录》亦记录“中秋夜民间争餐酒楼玩月,至于通晓”。由此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祀月赏月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P>
月饼起源 </P>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 </P>
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胡饼”、“麻饼”与“花生饼”。 </P>
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菱饼”。 </P>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P>
团圆之意 </P>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P>
月饼的创新与复古 </P>
月饼成为中秋节日的食品后,品种不断创新,如最近本地某购物中心推出“月饼山”的噱头,这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P> <P>明天就生日了 `好想家``</P>
<P>谢谢姐姐``</P>
<P>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P>
<P>塌实``舒服``</P> 中秋快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