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看病时,当医生在做出诊断之后,通常内科医生会给患者开处方,而外科医生会给患者出一个治疗方案,多数情况下是手术方案。很多患者会发现,同一个疾病,不同的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因为现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通常同样的疾病会找多个医生看,当知道医生们的方案不一样时,患者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按照哪个方案做治疗更好,也就是不知道选择哪个大夫或者哪家医院进行治疗更加稳妥。 实际上,同一种疾病、同一个患者,不同的大夫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很常见。这也是这些年各个学会和协会愿意推出各种诊疗指南或者共识的原因,因为治疗方案五花八门,那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希望通过指南或者共识引导医生们使用多数医生认可的治疗方法。 医生们出的治疗方案不同大概源于以下原因 1.医学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之中,许多医生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和不足,不断进行改进。新技术出现后,要获得全体医生的认可,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时候医疗界会出现新旧技术重叠与共存的局面,有时候可以出现几代技术并存的情况。 2.有一些技术掌握起来很困难,比方显微外科技术,如果掌握这项技术,有一些病人的创面一次手术就可以治好了,但有相当数量的医生永远学不会或者不学习这项技术,便只能采用传统的几次手术转移皮瓣的方法修复创面。 3.有些技术学习曲线比较长,如果要学习使用这项技术,早期的并发症比较高,这让那些熟练掌握老技术的大夫望而却步,最典型的例子是皮肤扩张术,新使用这项技术的大夫通常初期阶段并发症比较多,从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普及。 4.有些技术需要一定的设备,比方达芬奇机器人,有很多医院买不起,只能用传统的方法做手术。 5.大夫推荐技术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方患者的经济状况、年龄、职业等多种因素。 6.有些大夫选择方法时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常见的是器械商和药商的影响,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医生会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偏离科学的轨道。 总之,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方法不同,效果必然有差异,因此,技术一定有优劣之分,效果一定有好坏之差。医生往往只推荐他熟悉的技术或者他喜欢的技术,对病人是不是最优技术则是两说。 作为病人,如果要区分不同技术的优劣,最好的办法是多看医生、多问、多听,特别是通过了解那些以前接受治疗患者的效果好坏来做出判断。从这一点来看,不盲目、不轻信实际上没有错。其实很多重要的人物(领导和有钱人)就是在多请大夫会诊,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才决定找哪个医生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