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作为皮肤损伤中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方式,自古至今一直严重的困扰着广大的患者朋友们。损伤后的瘢痕不仅仅非常的难看,而且如果瘢痕在功能区还会影响到关节的功能。那么经过多年的医学研究,现在的我们又有了那些治疗烧伤瘢痕的新思路呢? 1、靶向药物治疗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TGF-β1和TGF-β2是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可促进瘢痕疙瘩胶原合成,并显著增加瘢痕疙瘩组织中mRNA的表达,而TGF-β3可预防瘢痕的形成。因此针对TGF-β的药物干预可能具有治疗作用,其中TGF-β抑制剂(如核心蛋白聚糖)、蛋白水解抑制剂(如甘露糖-6-磷酸和中和抗体)可降低TGF-β活性,增加TGF-β3的表达。吡非尼酮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纤维化药物,可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表达而减轻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并减弱肌成纤维细胞的促瘢痕作用,最终预防烧伤动物模型中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2、干细胞治疗 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创伤治疗法是治疗纤维化、瘢痕形成及伤口收缩的一种新方法。创伤后,干细胞参与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内源性干细胞可在炎症早期阶段即迁移至损伤部位,并在该部位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加速伤口闭合、血管及上皮生成等。间充质干细胞在烧伤瘢痕的治疗中,可显著促进伤口收缩。间充质干细胞是可自我更新的多能干细胞,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过表达TGF-β3,而抑制成肌纤维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沉积,促进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改善伤口愈合并降低烧伤后瘢痕组织的形成。 3、基因治疗 虽然对瘢痕形成的基因遗传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DNA变异基因的检测已被用来评估瘢痕严重程度。在相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CSMD1基因的变异(Re11136645基因型)与烧伤后瘢痕高度的降低显著相关,表明CSMD1基因的变异与轻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研究显示,CSMD1产生的蛋白质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头颈部肿瘤细胞中表达升高,而该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增生性瘢痕,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 Re11136645 变异体减轻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补体激活、神经元再生或通过TGF-β/smad1 通路(已知的调节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关键途径)的信号传递有关。因此,仍需要对烧伤患者进行基因研究,以确定促成瘢痕形成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烧伤后瘢痕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这些对于烧伤后瘢痕的治疗方式都是最新研究烧伤瘢痕治疗的最新思路。涉及到基因、干细胞以及靶向治疗。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治疗方案一定能够给烧伤后的瘢痕患者带了极大的治疗希望。 推荐阅读:更多疤痕案例,请关注疤痕网 https://zhishi.scarbbs.com/
声明:图片或文字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400-8940-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