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方法,应掌握在瘢痕趋于稳定及老化后
为宜。目前因单纯手术切除治疗其复发率较高,已鲜有采用者。现在多应
用手术切除联合类固醇药物注射、加压治疗、硅凝胶片敷贴、术后放疗
(核素敷贴治疗,同位素治疗,P32、Sr90敷贴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注:不知道哪种放疗效果更好呀)???????????????????????
二、持续加压疗法
持续加压疗法是治疗瘢痕疙瘩应用较久的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早”、
“紧”、“久”:创面愈合后应尽早开始加压;压力应保持在3.2~4.0 kPa;
疗程为6~12个月或更长,每天停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min。终止加
压的标准为瘢痕变软,颜色变白。持续加压疗法对处于活动期的瘢痕
疙瘩无效,仅可作为手术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如对耳垂部的瘢痕疙瘩
术后采用加压疗法效果较为满意[1]。持续加压疗法的机制,可能与
压力造成缺氧和重新调整瘢痕胶原束的结构有关。毛细血管受压萎缩,
导致瘢痕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外基质液体和介质减少,增强了胶原酶活
性,从而使螺旋状胶原束转变为平行排列,瘢痕缩小。
三、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可单独或与手术联合应用,较常用的放射线有浅层X线、电子
束及多种放射性核素。放射线的常用照射剂量一般为15~20 Gy。术后
放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瘢痕疙瘩的复发,放疗开始时机可选择在术后即
刻(<4 h)、术后24~48 h和术后7~10 d
3种情况。手术联合早期放射疗法已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5]。放射疗法的副作用有红斑、皮肤萎缩、溃疡、毛细血管扩张
、色素沉着、切口愈合延迟等,对于年幼者或对可能促进潜在致癌的部
位(乳腺和甲状腺)以及大面积、多部位病变者应禁用[3]。放射疗法
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再生和早期伤口愈合中的幼稚成纤维细胞,
破坏胶原的合成和降解的平衡,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起到防
治瘢痕疙瘩的作用。
四、硅凝胶片敷贴
应用硅凝胶片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历史已有20余年,从预防和治疗的角度
审视,硅凝胶片敷贴应用的最佳时机为伤口愈合后两周左右,在此后的半
年内使用为效果最佳时段[4,6]。对已形成的瘢痕疙瘩,经此法治疗后
临床症状如红肿、硬度、痛痒感多可得到缓解甚或消退。硅凝胶敷贴片在
使用中极少有不良反应。由于其获取方便、无侵害和无疼痛、副作用较少
,应用已日渐推广,尤其适用于儿童和不能耐受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1]。
在机制上多数学者倾向于“水合作用”这一学说,硅凝胶可直接作用于瘢痕表
层,具有半透膜性能,可部分限制瘢痕表面的水分的通透性,促使水分在瘢
痕表皮下蓄积,发生水化作用。研究显示,用硅凝胶片贴敷,可导致成纤维
细胞的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这提示硅凝胶
片贴敷对瘢痕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因子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实现的。
五、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是应用冷冻剂破坏局部细胞和血液微循环,使组织坏死脱落,以达到
祛除瘢痕的目的。每个疗程进行2~3次的冻蚀?解冻的循环操作,间隔约25 d。
冷冻疗法多需10个疗程以上方可使瘢痕疙瘩病变萎缩,一般只适用于病程短且
面积较小者。因瘢痕疙瘩对冷冻疗法治疗反应差,其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商榷。
七、药物治疗
1. 皮质激素类 2. 钙通道阻滞剂: 3.维生素类药物 4.抗组胺药物: 5.中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