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背与足趾挛缩畸形的修复:一般广泛彻底切除疤痕组织后,即可纠正畸形,创面用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图18-113)。但在畸形较严重或背屈时间过久,骨关节已有畸形病变,肌腱短缩的病例,则手术时应考虑将伸趾肌腱延长或切断,跖趾关节融合等,使足部能完全伸展,然后再游离植皮。手术后须用石膏靴将小腿与足固定于90。或跖曲5~10。,以防止其继续挛缩。个别病例尚需多次更换石膏靴,或再次手术,始可达到逐步矫正的目的。 2.足底疤痕的处理:烧伤后足底疤痕畸形较为少见。足底部位隐蔽和角化层厚,一般不易造成深度烧伤。即使是深度烧伤,多数足底的纤维脂肪垫大都依然完好。故对于这种足底疤痕浅仍有软组织垫者,疤痕切除后,‘用皮片移植修复即可。面积较大者,用中厚植皮,小者,用全厚植皮。如疤痕局限于负重部位,可切取足弓内侧全厚皮移植。因其皮肤性能极为近似,效果较好。在疤痕切除后应注意将足底创缘周围角质层部分切除,使创缘与皮片有良好的对位。手术后经过3"-'6个月,植皮区变平坦,外形与功能可同正常足底皮肤非常相近(图18-114)。 足底着力区、跟腱区及跖趾关节残端,疤痕范围大而没有软组织垫者,为了负重功能的需要,则应采用皮瓣修复(图18-115,18-116)。皮瓣修复后3个月,逐步在着力点行去脂术,剔除过多的脂肪组织,使站立时可较为稳定,外观上也不致臃肿。一般多选择小腿交叉皮瓣,因修复手术次数较少,固定较为方便,伤员不致感到严重困难。有时由于足部疤痕畸形的位置特殊或牵涉范围较广,则可选用对侧大腿为供皮区。但大腿皮瓣皮管转移至足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固定,易造成膝关节僵硬,因而年龄在40岁以上者必须慎重考虑。如不能采用对侧下肢为供皮区时,也可考虑采用腹部或躯干其他部位的皮肤,形成皮管后,再逐步转移到足底部。 足部植皮成功后3周左右或创面愈合以后,可逐渐锻炼足部的下垂动作,每日数次,每次1~2分钟,时间逐步延长,然后再练习走路。开始锻炼时,如发现皮片或皮瓣移植皮肤红肿或颜色紫红时,应即时停止锻炼,抬高患肢休息,防止起疱及溃破。以后再逐渐开始练习。经过2~3个月练习,多能恢复日常活动。足底部皮肤移植者,尤应留意观察皮片、皮瓣在逐步担负摩擦与压力后的改变。注意防止溃破,如有溃破迹象,应及时处理加强保护,减少下地活动。一般植皮后3~6个月感觉恢复,功能也可获得完全恢复。此外,足部皮瓣移植后遗留的暂时性关节僵直,需要耐心坚持理疗与功能练习,一般都可以完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