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牧 李森恺 李强 雷然
作者单位:北京 10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整形外科医院
北京 100054 北京建工医院
(本课题研究得到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基金资助)
[摘要] 目的 报道瘢痕疙瘩的特效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03月~2000年05月,对102例患者的136个部位的瘢痕疙瘩,采用特制手术刀,根据力学原理,进行瘢痕疙瘩内强度破坏松解,然后因人而异注入混有生物蛋白胶的德保松、苯海拉明、顺铂等药物。三次为一个疗程,每次间隔两个星期。随访三个月到两年。结果 其中16例进行了第二疗程的治疗,全部有效,瘢痕疙瘩变平、变软、疼痛、痒感消失。颜色由早期的紫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皮色。只是瘢痕表面仍显光亮。结论 瘢痕内强度破坏松解加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瘢痕疙瘩,安全、简单、有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以其过度生长,瘤样增生,功能障碍,形态畸形,搔痒难止,而令患者求治心切。然而单纯切除手术后的极易复发,而且范围更大,则让整形美容外科专家无奈,不得不投入极大的人力、财力进行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病因学的研究,以求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只是做为临床医生,面对众多患者,时不我待。作者根据力学原理和现代医药学知识,采用传统医学的方法,另辟蹊径,对瘢痕疙瘩进行了特效治疗。在1998年03月~2000年05月,采用瘢痕疙瘩内强度破坏松解手术,同时注入药物的方法,对102例患者的136个部位的瘢痕疙瘩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了瘢痕疙瘩这个难治性疾患的治疗问题,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1998年03月~2000年05月,治疗102例患者的136个部位的瘢痕疙瘩,男性38例,56个部位,女性64例,80个部位。年龄在11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21岁。
部位分部如下表:
颈部 11例 13个
前胸 15例 21个
后背 28例 36个
肩臂 36例 48个
四肢 12例 18个
耳垂直
包皮
1.2 瘢痕疙瘩大小:15x10x08立方毫米~160x70x10立方毫米,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1.3 疗效标准:
优良(临床治愈)--疼痛,瘙痒消失,瘢痕疙瘩变扁平,完全软化,无结节或索条
状痕,随访一年无复发,瘢痕表皮依旧;
较好 (显效)--痛,痒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瘢痕中有60%--70%的部分软化,扁平,或瘢痕疙瘩由重度转为中度或轻度,或中度转化为轻度,随访一年无复发;
差 (无效)--瘢痕疙瘩依旧,痛,痒等症状减轻或无变化,瘢痕质地,大小无变化或变化轻微,或曾经达到优良,较好的标准,疗程结束12月内又复发者。
2 治疗方法
2.1 瘢痕内强度破坏松解手术---采用宽3毫米的平刃手术刀或直径3毫米的管状环形刃手术刀。
2.1.1 第一次:以特制手术刀在瘢痕内做全层直线性切开松解,每条直线相距02厘米,直线数目以瘢痕大小而定;在与此直线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做数条相距02厘米的瘢痕内直线切开松解。
2.1.2 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瘢痕内切开松解直线相交45度角的平面上,以特制手术刀在瘢痕内做全层直线切开松解,每条直线相距02厘米,直线数目以瘢痕大小而定;在与此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做数条相距02厘米的瘢痕内直线切开松解。
2.1.3 第三次:以手触摸瘢痕表面,在瘢痕硬结的深部做相互垂直的瘢痕内全层直线切开松解,每条直线相距仍以02厘米为宜。
2.1.4 对于园形或类似园形的瘢痕疙瘩,则采用以瘢痕疙瘩中心为园心的放射状切开松解,每次均与原切开松解的直线错开。
2.1.5 时间间隔:每次相距7-14天。
2.2 局部注射药物的选择
2.2.1 一般药物注射----均混有生物蛋白胶
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 2%--01毫升 (20合并毫克)
透明质酸酶注射液 1500单位
康宁克痛A注射液 40毫克
德保松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2.2.2 特殊药物注射---均混有生物蛋白胶
噻替哌注射液10毫克
平阳霉素注射液08毫克
顺铂注射液50毫克
卡铂注射液100毫克
2.2.3 药物注射方法---均混有生物蛋白胶
第一次:瘢痕疙瘩内松解手术后注入噻替哌注射液10毫克或
平阳霉素注射液08毫克或
顺铂注射液50毫克或
卡铂注射液100毫克
连续应用三天,第四天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1毫升(20合并毫克)
透明质酸酶注射液1500单位
康宁克痛A注射液40毫克或者德保松注射液的混合物。
十四天后,进行第二次瘢痕疙瘩内松解手术,手术后注入药物和第三次瘢痕疙瘩内松解手术的时间,酌情而定。
3 适应症选择
3.1 六岁以下的儿童和月经紊乱或正处于哺乳、妊娠期的女性患者
采用单纯瘢痕内强度破坏松解手术+加压包扎;
或者采用瘢痕内强度破坏松解手术+苯海拉明注射液20-40毫克+透明脂酸酶注射液1500u+三天后加压包扎;
3.2 体质健壮、生育后的男女患者可采用特殊药物注射;
3.3 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可采用一般药物。
3.4活动度大,跨关节的瘢痕挛缩,可只进行垂直挛缩方向的瘢痕内强度破坏松解手术2-3次。
3.5典型病例 患者XXX 女性 22岁 因种牛痘于左臂上外侧形成瘢痕疙瘩16年,如鸽卵大小,05年前,在某医院行瘢痕疙瘩切除缝合手术,手术后半年,瘢痕疙瘩复发,并迅速长大致鸡卵大小,未再治疗。初诊见:左臂上外侧瘢痕疙瘩06厘米x5厘米,高出皮肤03厘米,质硬,疼痛,奇痒,治疗三次,痕痒消失,瘢痕变平,变软,但痕痕皮肤依旧,观查一年,无复发。
4 结果
以一个疗程治疗三次为标准,手术后随访一年者,共42例。
优良(临床治愈)30例,占71%;
较好(显效)12例,占29%。
5 讨论
5.2 对瘢痕疙瘩本质的认识:瘢痕疙瘩为源于真皮网状层的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良性肿瘤,以真皮纤维化和细胞外基质一间质胶原蛋白过度沉积为特征,沉积的胶原构成粗大、不规则的胶原束,呈漩涡状分布于真皮层。合成旺盛与降解减少是造成胶原蛋白过度沉积的原因。
5.3 瘢痕疙瘩内强度破坏的力学基础;从力学角度看,把瘢痕疙瘩看作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可变形的"固体材料"(组织),并且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它在X轴(水平力),Y轴(垂直力)上的合力均等于零,其M(弯矩)的合力也等于零。因而对瘢痕疙瘩施加外力,造成拉断(断裂破坏)和剪切错动,以使之平衡稳定状态被破坏。而在瘢痕疙瘩的最外缘处(周围--是相对概念,是对于中心而言)也是截面骤然改变,应力集中的部位,人为地造成数个疲劳裂缝(瘢痕内切开),则是造成瘢痕疙瘩这个"材料"(组织)强度降低、疲劳破坏的力学基础。
5.4 特制手术刀疗法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
1 使瘢痕疙瘩的强度降低、疲劳破坏;
2 破坏瘢痕疙瘩内的血液循环,减缓瘢痕疙瘩的生长速度;
3 形成瘢痕疙瘩内的裂隙,便于药物发挥药理作用。
5.5 各种药物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
1 康宁克痛A或德保松注射液:抑制胶原合成,促成胶原降解;
2 苯海拉明注射液: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抗瘢痕内组织胺,抗过敏;
3 透明质酸酶注射液:降低细胞间质的粘性,促进药物的扩散与吸收;
4 丹参注射液;
5 噻替哌注射液:抑制DNA的合成,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6 平阳霉素注射液:抑制DNA的合成,阻止DNA的复制;
7 顺铂注射液:为一种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破坏DNA的功能不再复制,抑制RNA的合成,对乏氧细胞也有作用。对多种实体肿瘤均有效。
8 卡铂注射液:为广谱抗肿瘤药,与顺铂相似,但毒性较低。可用于对顺铂无效的患者。
5.6 生物蛋白胶的作用
以上注入瘢痕内的药物,均匀液体,将其混入生物蛋白胶内,可以使其凝固,缓释,并且填充了瘢痕切除、松解后的空隙,而且还有止血的任用。
6 结论
瘢痕疙瘩是个难治性的疾病,目前学术界尚无良策。病因学的研究仍无定论,而对因治疗则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根据力学原理,采用传统医学的方法,运用现代医药学的知识,在三个月之内,安全、有效地治愈瘢痕疙瘩,而且方法简单,可以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