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伤后长瘢痕是怎么回事? 各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注射、剥脱性激光等,均可引起皮肤瘢痕的发生。 瘢痕是创面愈合的产物和象征,各种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均可能形成瘢痕,也就是说瘢痕是机体的较重的组织损伤修复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具有“瘢痕体质”,都有发生瘢痕的可能性。 瘢痕是机体组织遭受损伤后不能完全达到组织学的再生,而以结缔组织替代进行不完全性组织修复,并能引起外观形态和功能改变的病理性组织。
2.瘢痕的形成全是坏事,这个认识对吗?
瘢痕的形成过程与创面的愈合过程密不可分,其实瘢痕的形成过程就是创面的愈合过程。在创面愈合过程中,适度的瘢痕形成,是机体修复创面的正常表现,有积极的作用,是人们所期待的,这类瘢痕被称为是正常瘢痕,特点是快速成熟,没有收缩,没有宽度增加或形成多于维持强度必需的胶原纤维,不高出组织表面,色泽正常或接近正常。如脐是一种正常的瘢痕,如果它缺失或者不正常,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但是,瘢痕的形成受着机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异常状况,如病变高出皮面、发红,并出现各种症状,甚至造成外形与功能的障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就业和婚姻等。这些异常的有危害的瘢痕,则统称为病理性瘢痕。 病理性瘢痕是人体组织对损伤产生的非再生愈合过度修复的结果,是组织损伤修复的一种重要的并发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损伤愈合后的病理性变化,是医患双方均应当尽力避免的不良结果。 因此,受伤后长瘢痕不全是坏事,我们要避免病理性瘢痕的发生!
3. 病理性瘢痕的危害大吗?治疗困难吗?
包括皮肤中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内,病理性瘢痕影响着整形外科甚至是外科的每一个方面。
例如,关节囊处纤维化导致的挛缩可影响关节功能;游离的空肠瓣移植到食管或咽的吻合处而发生的纤维化可导致管腔狭窄;乳房假体植入的囊性纤维化一旦反应过度就可导致纤维囊性挛缩;神经损伤修复伴过度纤维化可导致神经瘤的形成使神经的功能无法恢复;肌腱修复处的瘢痕形成可限制肢体的活动等。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瘢痕的研究愈来愈深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病理性瘢痕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方法。因此,病理性瘢痕的危害尚难以消除,有关研究仍是目前国际医学研究的重大难题和热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