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般人而言,“快乐”其实不简单,要“不快乐”却是易如反掌。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甘也是苦过来的。 何况生命只有一次,如此一条单程不归路,你我劳碌一生,所为何来?谁不期盼快乐过一生,潇洒走一回,无奈人生路上多折腾,尽是无奈与遗憾,又岂能尽如人意,难怪亚里士多德叹说:“贤者只求不痛苦,而不求快乐。” 心理学专家认为“快乐”纯属内在,它不是由于个体,而是由思想、观念和态度所产生而来的。 “快乐”其实是有意识的选择,而不是自然的反应,也唯有内心真正的喜悦,才称得上“快乐”。 “快乐”是不用学习的,只需要开悟。 诚如培根所言:“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就不会了解喜悦。”这就应证了一个事实:当哀愁浸入得越深刻,我们所能容下的快乐也就越多。 至于快乐的所谓“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它是存活在意识里。 禅师将之诠释为:“活在当下。”哲学家则剖析为:“看到你所看到的。”简言之,“简单”需要智慧。关键在于如何把一切看“轻”,轻松做个掌控情绪的高手,自然也就“其心清清,其念纯纯,其风翩翩,其神奕奕。” 宏观而论,我们虽无法诊疗这悲伤的世界,但却大可选择愉悦的生活,而生命中的快乐,无不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若再作深层的思考,你我只要能健康的活 着,就是一种幸福,更是心有所悟。“存命之喜,焉能不日日况味之?”生命看似“虚无”,但却“实在”。万一丧失了生命,任何拥有全化归为零,有感于此,又 岂不知足常乐,知止无忧? 其实“快乐”也犹如一只飞动的蝴蝶,你越是追逐,越是捉不着,一旦停顿下来,不再忙于追捕,它很可能就停栖在你身上。如此“不经意”的“偶得”,岂不更欣喜若狂。 “快乐”简单与否,正是因人而异。笔者借此与众读者分享快乐之道: 与其不断追求你所想要的,不如享受你所有的。 不要在意你所失去的,而是点算你所剩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