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烧伤病人的护理这个问题,烧伤烫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烧伤,这一常见事件在医院的烧伤科频繁出现。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治疗期间的护理至关重要。那么,针对这些病人,应当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呢? 2、大面积严重烧伤的病人由于伤口原因,会流失大量热量。因此,病人的房间需维持适宜的温度,以确保病人不会因寒冷而加重身体负担。病人应采取去枕平卧位,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以保持创面干燥,同时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3、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和颜面部烧伤的病人,多伴有吸入性损伤。因此,床边应备有气管切开包和吸引器,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4、烧伤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出现波动。因此,需要每2小时测试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血压也应定时测量,以便及时观察病人的生理状况。 5、从受伤时刻起,伤后48小时内,需精确记录每一阶段的出入量。包括胶体、晶体及水分的输入量以及口服液入量。出量则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量及胃肠减压排出量等。 6、烧伤病人需要严格注意饮食。禁忌辛热助火的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等。此外,油炸、烧烤食物如炸猪排、烧鸡、烤鸭等会引起消化不良并生火。对于发物如猪头肉、老母猪肉、狗肉、鹿肉等,烧伤病人食用后会使创面不易愈合,并可能产生水肿。另外,在患者肠胃功能低下时,还应避免粗纤维和胀气食物如竹笋、毛笋、韭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胀气并影响消化。 7、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大面积烧伤还会对病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患者家属应多鼓励病人,与病人多沟通,帮助病人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也是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8、综上所述,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正确的护理不仅能够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还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护理大面积烧伤病人。 二、4. 烧伤包扎疗法的护理包括哪些内容【答案】:4.烧伤包扎疗法的护理包括:①采用吸水性强的敷料或清创后用地榆粉、大黄粉各等分,用麻油调敷一薄层在纱布上,贴在创面上,然后外盖吸水性能较好的脱脂消毒纱布,包扎压力均匀,达到要求的厚度和范围。②手指烧伤应分开包扎,2天后换外层敷料,使创面保持干燥,一周后换药。③如棉垫湿透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原则上两周内不需打开。④深Ⅱ度以上创面,3~7天更换敷料。⑤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部的功能位和髋关节外展位。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的指(趾)端外露部分,注意是否存在影响血运的情况,并观察包扎敷料的渗血、渗液情况等。 三、烧伤应该怎么护理1.中国新九分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该法将体表面积分为11个9%,另加会阴区的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12岁以下小儿,头部面积较大,双下肢面积相对较小,测算方法应结合年龄进行计算。 2.手掌法以病人本人五指并拢的1个手掌面积约为1%计算,适用于较小面积烧伤的估测或作为九分法的补充。 按组织损伤的层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将烧伤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Ⅰ度、浅Ⅱ度属浅度烧伤;深Ⅱ度和Ⅲ度属深度烧伤。 1.Ⅰ度烧伤又称红斑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日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剧烈。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无瘢痕形成。 3.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层,可有小水疱,疱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创面湿润,痛觉迟钝,3~4周愈合,常有瘢痕增生。 4.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肌肉及骨骼。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Ⅲ度烧伤,有可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 主要与烧伤深度和面积有关,临多采取综合性评估,以利病人分类治疗和效果评价。我国常用的.分度法为; 1.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0%。 2.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10%。 3.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50%,或Ⅲ度烧伤面积10%~20%,或Ⅱ度、Ⅲ度烧伤面积不足上述百分比,但并发休克、呼吸道烧伤或合并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或Ⅲ度烧伤面积>20%,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小面积浅表烧伤的治疗原则是及早清创、保护创面,防治感染,促进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全身性反应重,其原则是:①早期及时输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②深度烧伤组织应早期切除,自体、异体皮肤移植覆盖。③及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同时维护重要器官功能,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④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1.有窒息的危险与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烧伤导致皮肤组织破坏有关 4.疼痛与组织破坏、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创面污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焦虑和恐惧与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烧伤后2日内,因创面大量渗出而致体液不足。液体疗法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 1.早期补液方案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1(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举例:一烧伤面积60%、体重50kg病人,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60×50×0.75=2250ml,电解质液为: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第二个24小时,胶体液减半为1125ml,电解质液减半为1125ml,水分仍为2000ml。 2.液体的种类与安排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也可用血浆代用品和全血,Ⅲ度烧伤应多输新鲜血。生理日需量常用5%~10%葡萄糖液补充。因为烧伤后第1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上述总量的1/2,其余在而后的16小时内输完。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1)尿量:如肾功能正常,尿量是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而可靠的指标,所以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时应常规留置导尿进行观察。成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以上,但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输液要适当限量。 (2)其他指标:病人安静,成人脉搏在100次/分(小儿140次/分)以下,心音强而有力,肢端温暖,收缩压在90mmHg以上,中心静脉压0.59~1.18kPa(6~12cmH2O),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