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当然有他不平凡的地方,他八成医术高、医德好,或善于研究和宣传,否则不可能成名。
问题是,名医就一定好吗?他过去好,三十岁好、四十岁棒,今天他六十了,还好吗?
像×主任、×教授,近几年只是指导,很少亲自操刀,加上年岁大、记忆力差,连技术都生疏了。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由他在手术室指导年轻医生动手,反而比较安全?
我说这话,是因为总听人得意地说“找到主任亲自开刀”。又有些人发现“名医”只是在旁边指导,没有亲自动手的时候,气得要死,觉得白送了红包。
要知道,名医最重要的是经验。即使一个名医老了、手抖了、眼花了,他的经验仍然是“新手”无法比的。这时候,如果由老医师指导“眼明手稳”的年轻医师动手,不是黄金搭档吗?
有位美国医师亲口对我说,当他在大医院做住院医师的时候,开刀开到一半,常紧急呼叫他的教授来指导。
他说得很坦白:“经验不够嘛。碰上从来没遇到的情况,不知怎么办,往不往下开?怎么开?有时候教授一看就知道了,有时候教授会亲自下场操刀。”
可见,经验太宝贵了.病人的生与死,常常都在医生的一念之间。
对同一种病症,各科医生的诊断也是见仁见智。譬如胆结石,内科医生可能问你是不是常痛,如果没影响到你的生活,就不必去管。因为许多人都“满袋子石头”地过一生。
碰上外科医生,他的看法就不同了,他可能指着你的超声波报告说:“瞧瞧,多少石头在你的胆囊里,随时会有麻烦,譬如阻塞你的胆管,结果胆汁不能通过,胆囊发炎,肝出问题,搞不好会要你的命。快开刀把胆囊摘除吧。”
遇到中医,则可能给你把把脉,认为平顺,便开些草药给你吃,让石头自然化解。
你能说谁一定对、一定错吗?所以,在动大手术、作大决定之前,你应该多看几位医生,多听不同的意见。
你也要有个心理准备,你的一个小手术,可能造成医院里的大争执??派系的争执、权力的倾轧。
医生们常彼此找麻烦,偷偷观察“对手”有没有犯错。碰上这种情况,你别不高兴,反而应该开心,因为被观察的那一方必定特别小心。
你甚至可以发掘真相。因为他们在争执时很可能透露“实情”,让你知道原先被隐瞒的医疗疏失。
许多人不喜欢实习医生。实习医生当然讨厌,想想,病人不但被主治医师摸、住院医师摸,还被学生一个个过来摸,惨不惨?
但是,你也要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这是个大学附属医院,他们大学为什么开医院?
那是因为他们需要病人给学生学习。信不信?十八世纪某些苏格兰的医学院,因为缺乏解剖用的“人体”,甚至任学生到外面去盗墓,学生还能用盗来的“人体”抵学费。
你今天能住进这么好的医院,有那么多的名医为你看病,在感恩之余,你当然应该谅解那些实习医生。
哪位名医不是从实习医生干起?再说明白一点,有几位“华佗”没做过“阎王”?有几位救人无数的医生,不曾犯过致命的错误?经验是怎么来的?是由犯错当中得来的。如同两条路,有经验的医师偏偏知道走左边一条路对。
此外,如果大牌医生带来一屋子实习医生,你还得高兴,因为那教授必定特别小心。
譬如以你的病况,课本上写应该做十项检查,往五个方向去假设。如果没有那些实习医生跟着,你的主治医师可能只给你做五项检查,往三个方向假设。但是,当实习医生跟在旁边的时候,为了教学生,教授不能不做“完全”。
而且,学生们刚离开学校、刚放下教科书,脑子里背的“公式”,有时比大牌医生还清楚。主治医师没想到的,只怕实习医生反而想到了。
更深一层讨论??你的主治医师不懂的,只怕实习医生反而懂。
为什么?因为你的主治医师离开学校太久,也可能因为他太出名,病人太多、太忙,没时间再去吸收新的知识。还可能因为他太大牌、太自以为是,或太老化。
不信,你拿最新出的药去考考那些大牌医师。
有哪几位名医曾经把药盒里那张正反面印得密密麻麻的说明书(上面除了化学分子式,还列出服用对照组比较、副作用列表、超量服用的情况列表)一字不漏看过的?
搞不好,你在报上医药版看过好多次的东西,有些名医居然不知道。他太有名、太忙了,忙得连看报的时间都没有。
还有一件事,是你选择医生时必须知道的。
今天的医院都在电脑化。动脑肿瘤的手术,可能是机器定位、切入;连心血管绕道的大手术,都可以用内视镜做。如果你是名医,发现新的技术,你有意愿和时间学吗?
就算你愿意学,你这五六十岁的年纪,就一定能比年轻医生们强吗?论手、论眼、论反应,在今天这个时代,英雄更是出少年啊。
如果你是病人,不要执迷于名医,更不必坚持老医生亲自动手,你要看自己动的是什么手术,再选“执刀”人。
但你要尊重那些经验老到的医生,他可能在旁边以“动口”的方式救你一命。
你也要容忍实习医生,因为他们是你或你下一代的救星。有他们在旁边,你的主治医师会更小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