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得设计方法用在这个疤痕上,我觉得不大适合,唇裂得设计其实到底还是W型设计,没有旋转移位,达不到松解孪缩的效果,如果孪缩的力量够大,最后还会变成直线的.这是W型的不足之处.Z字能松解孪缩,延长孪缩方向的组织,以达到松解作用.该处疤痕有明显的凹陷和孪缩,不能等同与唇裂.我建议尽量用Z改型.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我们每个医生都会注意的!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480 height=22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1.jpg (480 X 220)" border=0 align=absmiddle>
有效果就行!
赞成wxtian12300图示的面部瘢痕直接缝合,下颌缘以下瘢痕Z字成形!
记得W 改形的发明者在此方法使用了20年后的1979年一次整形会议上曾说-----W改形在面部的使用除了增加新的瘢痕以外,实在没有其他的好处。
最近的观点是面部瘢痕在不超过2CM 或者改形后的折线长度不超过6CM 时可以选择W改形 。
具体可参看《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
慎重选择z整形,原位对合,皮下游离彻底减张,缝合要求微隆起,拆线后免缝胶带固定半年减张。本人感觉对于瘢痕治疗,并不是一个或多个z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拆线后的后期减张治疗。
术后瘢痕外侧设计三个上下走形的皮瓣,与笑纹基本平行。真诚奉献,希望版主给加两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373 height=501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3.jpg (373 X 501)" border=0 align=absmiddle>
切除疤痕,做连续z字缝合.
个人觉得这种凹陷性瘢痕,还是做锯齿缝合较好
刺客 wrote: 看了这么多精彩的帖子,自觉受益非浅。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这是个凹陷性瘢痕,瘢痕边缘的正常皮肤是一个曲面,这样更好的利用这些皮肤值得考虑。 我说说我的手术步骤:1。切除瘢痕,松解挛缩带。2。恢复表情肌的正常解剖联系。3。以对侧脸部曲线作参照修复软组织的饱满程度,同时注意伤口的张力。4。现在可以根据皮肤的紧张和形态来设计Z改形了。5。真皮下以6个0的可吸收线缝合,皮肤以7个0的单丝作精密缝合。这样的话,我相信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同意楼上,但以对侧脸部曲线作参照修复软组织的饱满程度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时看见非常对称,逐渐会再次凹下去,形成新的凹陷性细瘢痕,因此主张修复时可将皮下脂肪在切口处稍微堆积,仔细缝合后,使皮肤略饱满与对侧面部曲线,日后组织重建即可与对侧对称。再者,面部是一个略鼓的曲面,日后即时缝合的地方略鼓一些,从视觉角度讲,会让视觉误差所忽略,而若有凹陷的话,就会明显破坏面部的曲面,视觉上就会显得明显一些。
这个病例首先应从发生原因上分析伤后产生瘢痕挛缩畸形的原因后方考虑治疗方法的选择. 病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伤得较深达下颌缘骨面形成的贴骨瘢痕,二是直线瘢痕挛缩于下颌转角处"切割效应"形成的凹陷. 无论何种可能,如果直接切除缝合都有可能导致畸形复发或者较正不足.又本病例瘢痕纵轴方向与面颈部蓝格氏纹方向基本垂直.是Z改形术的适应证. Z改形术虽然会延长切口的总长度,但是由于改变了手术瘢痕的方向,使之与蓝格氏纹接近平行,可以给人一种视觉欺骗的效果.远期效果好于直线瘢痕.最重要的延长了瘢痕的纵轴,防止了手术瘢痕挛缩形成的类似本病例的切割效应.支持连续Z改形. 但这个病例三角瓣的设计方向我看有人设计反了,呵呵,应当是三角瓣的一条边应该与蓝格氏纹平行或接近平等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恕在下直言,有人设计反了呀. 就差一分就能看贴了,版主能行行好给加一分不呀?
gyf
lai421:这个位置不会损伤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的,如果有损伤应该是三级分支(一级是支,二级是小网,三级是密网),对口角的改变也不会太大。本人同意jgj兄的说法,补充一下最好是分层缝合。起到填充凹陷的作用。
我的看法是该疤痕根本没有张力,无须w成形或z改,也不必添加辅助切口.只所以出现目前情况是因为瘢痕为"贴骨疤痕",凹陷为其下方缺乏软组织所致.所以手术切口按taxuewuhen所设计方案即可,但切口两侧应该游离出脂肪筋膜瓣在中间瓦状重叠褥式缝合,既解决了左侧组织过厚问题,又能防止术后疤痕再次凹陷.这样的手术方式可能病人更能接受,个人看法请指正.
此例本人比较同意furongwuyan的方法,面部疤痕不宜做大的z字或旋转皮瘢否则疤痕去了,新的琦形出现,很容易出现纠纷,面神经是否受伤主要是手术中要仔细分离,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松解组织后 切除
lhxian wrote: 同意楼上,但以对侧脸部曲线作参照修复软组织的饱满程度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时看见非常对称,逐渐会再次凹下去,形成新的凹陷性细瘢痕,因此主张修复时可将皮下脂肪在切口处稍微堆积,仔细缝合后,使皮肤略饱满与对侧面部曲线,日后组织重建即可与对侧对称。再者,面部是一个略鼓的曲面,日后即时缝合的地方略鼓一些,从视觉角度讲,会让视觉误差所忽略,而若有凹陷的话,就会明显破坏面部的曲面,视觉上就会显得明显一些。
单纯堆积脂肪好像解决不了问题,应该采用切除瘢痕前表部分,两侧的皮瓣切到深筋膜分离(面颈部就把皮瓣分得厚一点)再覆盖,这样作考虑到越厚的皮瓣覆盖凹陷就越不明显,再加上瘢痕组织的垫称可能要好一些。
同意直接缝合,面部切口增加或增长,患者心里上难以接受(我主任多年来南方及北方患者的经验总结)。即使你是好心。但是不要忘记整形最关键以患者满意为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