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 作者:张文书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09月23日 12:00 【 摘 要 】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属于2005年第3卷第17期栏目,主要讲述了瘢痕疙瘩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主要病理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及基质成分的大量沉积,病损侵犯周围正常皮肤,且短期内无自愈倾向。该病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236例,共392个瘢痕疙瘩,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瘢痕疙瘩236例,男76例...。本文重点关注注射 治疗 瘢痕 疙瘩 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进行讨论
【关键字】2005年第3卷第17期;注射;治疗;瘢痕;疙瘩;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 【 全 文 】
瘢痕疙瘩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主要病理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及基质成分的大量沉积,病损侵犯周围正常皮肤,且短期内无自愈倾向。其最易出现在前胸、上颈部、耳垂、肩部及上臂等部位。该病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236例,共392个瘢痕疙瘩,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瘢痕疙瘩236例,男76例(32?20%),女160例(67?80%)。年龄4~72岁,平均32岁。236例中,患单个瘢痕疙瘩103例(43?64%),患2个瘢痕疙瘩72例(30?51%),患多个(≥3个)瘢痕疙瘩61例(25?85%)。瘢痕疙瘩面积:最大面积(单个)2?5cm×8?0cm×0?5cm;最小面积0?8cm×1?0cm×0?3cm。病程2个月~23年。
1?2 治疗方法 32P胶体及敷贴剂均由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1 配制 32P胶体注射液使用前用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比活度37MBq/ml待用;32P敷贴剂剂量按公式算出:P(32P)=A×1770/S,式中1770为32P电离常数,P、A、S分别为照射剂量(伦琴/h)、放射性强度(mCi)、敷贴面积(cm2)。
1?2?2 方法 首先根据病灶大小选择注射器型号,病灶在2cm2以内一般采用1ml注射器,2cm2以上采用2ml注射器,32P胶体注射量按3?7~7?4MBq/cm2瘤体(1~2ml)计算。治疗时从病灶一侧边缘进针,并根据其厚度逐层注射,但不要距离表皮过近,以病灶中层与基底部为主,注射方式可采取多层次、多方位进行,以减少过多针眼损害病灶。注射1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3个月左右重复治疗,直至治愈,下次治疗时随着病灶缩小而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敷贴治疗是在每次注射后,根据病损形状取图样,并描绘在新华滤纸上,剪下滤纸上的图样,将事先计算好的32P敷贴剂药液均匀滴在该滤纸上,处理干燥后即可使用。敷贴量一般根据病损程度,掌握在3000~3500cGy。和注射疗法一样,2次治疗时酌情减量,并直至治愈。
1?3 疗效判定 32P胶体注射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为4级。痊愈:瘢痕疙瘩治疗后完全消退变平、无痛痒,随访1年内无复发;显效:瘢痕疙瘩较治疗前减薄2/3以上或略高于皮肤,质地变软,痛痒消失,治疗后1年内无进行性生长和复发;有效:瘢痕疙瘩仍高出皮肤,略见缩小或缩小不明显,但质地变软,痛痒减轻或消失,生长不明显;无效:瘢痕疙瘩大小、质地无变化,痛痒症状无改善或治疗后继续增长。
2 结果
2?1 瘢痕疙瘩好发部位统计 236例共392个瘢痕疙瘩,前胸183个(46?68%),头颈部31个(7?91%),肩背部及腹部131个(33?42%),四肢47个(11?99%)。103例单个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前胸61例(59?22%),头颈部10例(9?71%),肩背部及腹部18例(17?48%),四肢14例(13?59%)。单个和多个瘢痕疙瘩好发部位的构成比结果相近。
2?2 治疗效果 236例瘢痕疙瘩,1次32P胶体注射加敷贴治愈66例(27?97%),显效90例(38?14%),有效80例(33?9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1次治疗未愈的170例瘢痕疙瘩行第2疗程治疗,治愈81例,2个疗程累计治愈率62?29%(147/236)。对2次治疗未愈的89例瘢痕疙瘩行第3疗程治疗,治愈78例,3个疗程累计治愈率95?34%(225/236)。第4个疗程治愈11例,4个疗程累计治愈率100%(236/236)。
3 讨论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因素较多,患者多具有瘢痕体质。目前常规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均不理想,单纯手术切除可形成比原病变范围还大的瘢痕疙瘩;瘢痕疙瘩组织内注射激素类药物效果也不佳,且复发率较高;术后X线治疗虽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大。临床观察证明,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法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该方法见效快,副作用小,是治疗瘢痕疙瘩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法治疗瘢痕疙瘩可谓是对瘢痕疙瘩组织进行内外夹击“战术”。32P胶体为草绿色液体,性质稳定,可以和各种稀释剂和药物制剂混合,能耐受强烈振摇而不影响胶体的稳定性,由于不发射γ射线,因此不必考虑外辐射防护。但32P胶体颗粒大小不均匀,多数是1~2μm,容易凝集,所以使用时必须强烈振摇,重新混匀,同时必须多点注射,以使其均匀地分布于瘢痕疙瘩组织内。由于32P胶体与敷贴剂半衰期均为14?3天,尤其32P胶体局部注射后长时间滞留于局部,极少吸收入血[1],治疗后其疗效可持续2~3个月,故再次注射治疗的间隔时间为3个月。
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法治疗瘢痕疙瘩是靠32P放射出的β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使瘢痕疙瘩组织损伤而实现的。其疗效主要与个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用药剂量、瘢痕疙瘩组织的大小(面积)与厚薄、注射手法及两次治疗间隔时间等因素有关[2]。机体对射线敏感性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对射线敏感性越高,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对射线敏感性降低,故治疗时,儿童用药量要小些,而成人可相对加大用量。另外,即使是同龄人,其对射线的敏感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应用时可根据第一次注射治疗疗效对下次治疗用量做适当调整。
上述治疗反应主要表现为治疗局部轻度肿胀、颜色加深、轻微的灼热感等。这些症状均较轻微,一般不需任何处理便可自行恢复。而出现破溃形成溃疡的几率则很小,本文报告236例瘢痕疙瘩患者中,出现破溃者22例,其中第1个疗程治疗出现18例(7?63%),第2个疗程为3例(1?27%),第3个疗程为1例(0?42%)。破溃逐渐减少,与调整药量有关。破溃一旦形成,自行愈合较慢,应积极处理,局部在清创后可涂湿润烧伤软膏或外敷维生素B12及庆大霉素等药物,破损表面逐渐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瘢痕组织亦明显变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