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6-15 1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的同位素治疗大多说的是磷35放射性同位素,一般磷为分子量为32或33,所以磷35中子多,有放射性,同样原理的还有锶90,能辐射β射线,磷35没研究过,应该也是利用辐射出的β射线治疗,β射线其实就是高速电子流,跟X射线相比辐射能量弱一些,最强辐射性的就是Y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用的伽马刀就是Y射线,磷35的治疗情况没研究过,锶90是金属形态的,平时放在铅盒子里,用的时候拿出来放在患部,放射性元素都有一个半衰期的概念,随着时间变长,辐射出去的能量使元素的持有的能量减少,所以治疗时也是要经过计算的,比如一块锶是85年产的,要放多长时间才能达到需要的辐射计量是要医生计算的。因为β射线比其他的前边提到的射线辐射强度穿透能力弱,一般有人说是可以穿透皮肤的2-3厘米,所以治疗时就要看患部在什么位置了,有没有重要器官比如脑部,心脏。
放射性射线治疗的原理是这样的,细胞的DNA由于受到辐射能量的冲击,导致DNA链受损,受损达到阀值时,DNA的自我抑癌保护进程启动,DNA控制细胞进入凋亡阶段,细胞核分解,细胞解体,由巨噬细胞处理残留物,宏观上表现就是患部溃烂。
用放射性元素治疗肯定有放射性啊,只是控制剂量,在普遍认为相对安全的剂量内操作,所以3楼说的控制了就没有辐射了是不正确的,因为辐射DNA导致基因突变增多,所以患其他的恶性肿瘤的几率就自然大了,照射的剂量越多,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在这之前可能就已经有症状了,例如放射性皮炎,可能大家都知道的国宝熊猫,他就是由于剂量多导致放射性皮炎了,baidu一下就知道了,这病很难治的。
医生不会啰嗦的跟你讲这些,他们会躲在铅服里边
呵呵,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