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理论与经验并重的学科,即便言传身教,也未悉数传承,加之临床病情多变,每位医家的临证经验都各具特色。
肝郁化火,痰瘀互结: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不舒,侮脾生湿,日久肝郁化火,湿热交杂上犯头面;或肝郁气滞,致使血瘀,肝火过旺,炼液生痰,久则痰瘀相结。均可诱发本病。宋《圣济总录》中载:“目眜眦疡疮痤痈,病本于肝”;清《外科大成》云:“燥淫所胜,民病疮疡痤痈,病本于肝是也。”可见古代医家逐渐重视以肝论治痤疮。 当代生存环境的变更,动则急躁、静则忧郁的情绪因素,压力的施加与日趋重视容貌的心理,现代医家治疗时多在清肺胃之热的基础上,辅以疏肝、调肝之法。如王行宽教授“从肝肺脾多脏调变”论治痤疮;金香淑、崔鸿峥等诸位医家都认为肝郁化火致青年痤疮,谈及与当代因素密切相关。
肝肾亏虚,致病冲任: 清代有“八脉隶乎肝肾”之说,重视冲任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不可单独而论,为以肝肾致病冲任论治痤疮提供了理论基础。肾阴不足,虚火燔灼冲任;肾阳虚衰,寒于冲任;肝阴亏虚,冲任失养。加以肝肾同源,肝阴亏虚乃肾阴不足,致使冲任之本不足而失调,致病痤疮,尤以女性经期前后皮疹加重多见。 近代禤国维认为具有时代表现的因素(睡眠、饮食、压力、生活节奏等)所致病的痤疮多由肾阴不足、相火过妄所致;陆德铭认为病因以阴虚火旺为本,重在养阴清热;韩冰依据朱丹溪的“相火学说”,从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相火妄动论治痤疮等。
肺胃湿热,上熏于肺: 赵炳南作为现代中医皮外学科的奠基人,认为之上,外感毒邪而发,在肯定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其弟子陈彤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主张本病与饮食不节有关,并从湿热毒瘀入手论治。
中医是理论与经验并重的学科,即便言传身教,也未悉数传承,加之临床病情多变,每位医家的临证经验都各具特色,本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免走弯路,有哪方面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加小编微信434613715或1783452527,一对一详细解答! 推荐阅读:获取更多疤痕修复知识,请关注中国疤痕网 http://zhishi.scarbbs.com
声明:图片或文字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400-8940-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