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论坛 全站首页 痘坑修复 查看内容

痤疮之“名”、“义”渊源

2021-3-31 22:43| 发布者: 疤痕小编001| 查看: 1237| 评论: 0|原作者: 疤友汇|来自: 中国疤痕论坛

摘要: 论病名,虽古今命名繁多,但临床证候特征均为一致;论病因病机,因医家众多思路各异,临床证型尚不规范,虽名略不同,实际大都相近。

1. 战国至秦汉,病名之始,痤之源流:

“痤疮”一词由来非现代医学所创,在中医学古籍中早有记载。早期《说文解字》“疕,头疡也,从疒匕声”中“疕”字代指疮疡和头疮,而“疡”在《周礼•天官》中被记述为皮肤表面之肿物,将“痤疮”归属于“疕”的范畴。首次记载“痤”于书内的是《素问•生气通天论》,载 “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开辟了后世论述痤疮和粉刺的先河。

 

2. 晋隋时期,据之病位,以形定名:

晋隋时期多因本病好发于头面,依据病位命名为“面皰”“面疱”“嗣面"等,如晋代《肘后方》载“年少气充,面生皰疮”。隋代逐渐开始描述其皮损形态,《诸病源候论》中:“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痤疮之“名”、“义”渊源[tag]


3. 唐宋时期,直接命名,谓之粉刺:

沿前代皮损形态的记述,唐•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释:“隳,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俗曰粉刺”,将本病直接命名为“粉刺”。宋代《圣济总录》中:“论曰面疮者,是粉刺也”亦有相关直接命名的记载。

 

4. 明清时期,命名繁多,普于粉刺:

明《外科启玄》、清《洞天奥旨•粉花疮》中均记载,若窠㿔生在人面,而作痒,都可命名“粉花疮”,并强调“粉花疮”好发于妇女。顾世澄《疡医大全》载:“粉刺即粉疵……”,后续又提出“酒刺俗名谷嘴疮”的说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等书籍又将肺风与粉刺结合命痤疮为“肺风粉刺”。《古今医统大全》中将其称之为“风刺”……虽“粉花疮”“粉疵”“酒刺”“谷嘴疮”“肺风粉刺”等这类命名繁多,但概念相似,当代医家仍延续前人记载,普遍以“粉刺”命名。

 

本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免走弯路,有哪方面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加小编微信4346137151783452527,一对一详细解答!

 

推荐阅读获取更多疤痕修复知识,请关注中国疤痕网 http://zhishi.scarbbs.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Planets
??í·°ìo? ?úàa°ìo? ??ò¢°ìo? ò???°ìo? D?2?°ìo? ±32?°ìo? ?ê?12ú°ìo? íè2?°ìo? í·2?°ìo? ??2?°ìo? ′?2?°ìo? ?±2?°ìo? èé·?°ìo? ?a2?°ìo? ê?±?°ìo? ê?2?°ìo?
论坛动态
返回顶部 找站务 扫微信 客户端